近日,歐盟成員以586票贊成、19票反對、38票棄權表決通過支持對食品中反式脂肪酸設定限量措施。據悉,歐盟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使用可能采用設定限量或強制標注加自我管理模式。
自2003年開始,丹麥最先在歐盟成員國中設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限量,隨后奧地利、匈牙利、拉脫維亞、保加利亞、馬耳他、斯洛伐克、英國、芬蘭紛紛制定有關反式脂肪酸的不同管理規定。2015年,美國取消反式脂肪酸無限制管理規定(GRAS),并決定2018年后,不再允許在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
那么,讓各國紛紛對其控制用量的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諸如蛋糕、糕點、餅干、面包、炸薯條、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凡是松軟香甜,口味獨特的含油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因是因為用植物油催化加氫制取脂肪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如何控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除了政府出臺相關法規政策進行限制外,如何利用科技創新來減少反式脂肪酸的產生才是關鍵之處。
油脂氫化過程中異構化主要取決于氫化的溫度、壓力、催化劑種類及用量。所以想要產生極少或0反式脂肪酸,可以通過嚴格控制油脂氫化工藝中工藝條件,例如高壓、低溫、高氫濃度及催化劑特性等;或者采用新型昂貴金屬鉑替代傳統的鎳作為催化劑,以便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氫化反應;另外采用超臨界液體氫化反應以加快反應速度和采用交酯化反應也可以制取0反式脂肪酸的油脂。
油脂脫臭時產生的油脂異構化問題和脫臭設備的結構有關。目前,瑞典已開發了用薄膜式填料塔與熱脫色用的傳統塔盤塔組合的新型的軟塔脫臭系統,可在較低溫度下,使用較少蒸汽,較短時間內將游離脂肪酸和臭氣有效除去。另外,還有一些歐美公司開發的新型雙重低溫脫臭系統,以及美國的凍結-凝縮真空脫臭系統等方式,對減少油脂中反式不飽和脂肪酸量也有一定效果。
(來源:中華食品生意網)